2024-03-01 15:59:50 Loading...
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为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殷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殷墟博物馆新馆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宫庙遗址隔河相望,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总投资10.6亿元,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塑造殷墟甲骨文这个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属于首次展示。
新馆展陈既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总结和有力呈现,也是新时代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3+4+1全方位展示
新馆采用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的设计方案,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要,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
展览布局方面,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对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形式设计方面,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广度、深度、精度,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
“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展厅局部
“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展厅局部
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
殷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新馆的建设,致敬殷墟90余年的丰硕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致敬中国考古学百年辉煌。新馆的建成为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集中展示了青铜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出土文物,让观众能够走进甲骨文和文献中的“大邑商”。
这次有不少文物是首次亮相。诸如集中展示的商代中期的青铜器,成组展示的亚址墓、马危墓等随葬器物,集中展示110余片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甲骨;还有全部的亚长(zhang)墓出土文物,通过多学科研究和科技考古手段,还原了三千年前商代将军的戎马一生;这次还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辆马车,展现了当时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景象。
据了解,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的约4000件(套)文物,其中90%以上都是由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自1950年春天以来发掘的文物精品。
主要陈列于“伟大商文明”展厅的文物包含了目前已知的殷墟文物的所有类别,特别是反映近二十年来殷墟考古发掘新成果的文物多为首次展出;基于殷墟遗址的考古特性,以车马坑为代表的遗迹展是殷墟博物馆的特色和亮点;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的“子何人哉”、“长从何来”两个专题展生动细致地再现了三千多年前的风云人物;以探索商文明的历程为主线,“探索商文明”展厅再现了近百年来几代考古学家为探索商文明所作的不懈努力。
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三千多年前青铜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商代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
新馆进一步拓展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空间,完善殷墟价值展示阐释布局。新馆融入考古遗址公园与现代城市的整体环境,科技成色十足,不仅建筑设计遵循低碳绿色原则,而且建设有科技考古实验室、高标准文物展厅、文物库房等,将承担考古研究、文物修复、科技检测、研学教育、游客服务等方面功能,为殷墟科技考古和文物的研究、保存、展示提供高标准的设施条件。
“亚长”牛尊
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
以开馆为契机,未来一段时间内,殷墟博物馆将持续完善博物馆展陈工作,加快推进以车马坑为代表的土质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精细化考古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考古,同时向公众展示实验室考古工作。博物馆还将实行“走出去,引进来”,与国内外顶级博物馆开展良性互动,大力打造高水平的原创精品展,宣传殷商文明;讲好殷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加强殷商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及时展示最新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
殷墟博物馆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工程、灵魂工程,开馆后将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共同构成“一馆两区一镇”的规模化展示阐释体系。一馆即殷墟博物馆,是规模化展示阐释体系的核心,重点聚焦商文明博物馆、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的定位,以商代出土文物为依托,全景式展示从商族起源到帝辛失国近600年的历史,向公众传播博大精深的伟大商文明;两区即宫殿宗庙区、王陵区。
聚焦国家一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强力推动殷墟核心区环境整治、殷墟保护展示提升等系列保护工程。殷墟宫殿宗庙区重点展示宫殿宗庙建筑群布局及其文化内涵,彰显商王朝在都城建设上的伟大成就;殷墟王陵区是商王朝的陵园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重点展示陵园格局及其祭祀遗迹丰富内涵。
通过系列展示提升工程,再现3300年前殷墟环境风貌和大邑商格局,解码商代都邑文明;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突出“考古小镇”功能定位,以考古科学馆为依托,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课程,科普考古知识,实现考古文化与研学旅游有机结合,活化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同时,通过创新性改造设计,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配套服务,将其打造成为集考古科研、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国际考古旅游先行区,为千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支撑。通过整个殷墟片区资源,实现文化和时空上的无缝衔接,形成从遗址、出土文物展示到活化利用、配套服务的规模化展示、全链条服务、集群化效应。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